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重點和規范要求,
發布日期:2022-05-13 08:38:17 作者:admin 點擊:509
泄漏檢測與修復(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LDAR)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一種無組織VOCs控制技術,可廣泛應用于石化等行業中設備泄漏環節的VOCs減排。自2012年起,我們國內在國家層面上對LDAR實施的要求逐步深入,相關配套政策和規范逐步完善。國家及省市先后出臺了眾多標準和規范,對LDAR的具體實施提出明確的技術要求。據統計,目前國內大部分重點省份的石化企業都已經開展多輪LDAR,而化工、煤化工、制藥、合成樹脂、涂料油墨行業等也陸續開展了LDAR檢測工作。
隨著LDAR的管控制度逐步完善,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當前LDAR有哪些工作重點和規范要求呢?
規范實施LDAR工作是實現工藝設備與管線泄漏環節VOCs減排的關鍵,也是避免LDAR項目流于形式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在生態環境部在2021年下半年制定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十個關鍵環節中,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也名列其中,體現了國家對LDAR的管控治理迎來了新的階段,針對企業LDAR檢查工作將進一步得到重視。該項文件中要求各地組織企業針對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開展排查整改工作,完成石化、化工、制藥等重點行業LDAR質量核查,嚴厲打擊LDAR檢測數據質量差甚至弄虛作假行為。對排查和檢查抽測中發現的LDAR問題,重點區域2022年6月底基本整改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為規范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2022年4月1日起實施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指南》,從國家層面首次統一規范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LDAR工作的術語定義、實施流程、臺賬記錄等內容,提出了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建檔、檢測、修復與復測等全流程管理要求。
據了解,業內苦于LDAR低行業進入門檻,近年LDAR行業低價競爭、造假現象普遍,新的標準將助推行業變革,成為近年關注的熱點。尤其,該項標準對人員的要求更高,特別是建檔環節要求分析記錄的內容具備一定的專業性。
據了解,中華環保聯合會與生態環境部環境標準研究所已面向全國舉辦多期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從業人員培訓班,旨在通過加強行業自律和能力建設,引導工業企業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規范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提高工業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